Hanks 博士是 BT (Bio-Tech,生物技术) 领域的知名专家,他的儿子名叫 Hankson。现在,刚刚放学回家的 Hankson 正在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。 今天在课堂上,老师讲解了如何求两个正整数 c1 和 c2 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。现在 Hankson 认为自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些知识,他开始思考一个“求公约数”和“求公倍数”之类问题的“逆问题”,这个问题是这样的:已知正整数 a0, a1, b0, b1,设某未知正整数 x 满足:
- x 和 a0 的最大公约数是 a1;
- x 和 b0 的最小公倍数是 b1;
Hankson 的“逆问题”就是求出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x。但稍加思索之后,他发现这样的 x 并不唯一,甚至可能不存在。因此他转而开始考虑如何求解满足条件的 x 的个数。请你帮助他编程求解这个问题。
输入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 n,表示有 n 组输入数据。
接下来的 n 行每行一组输入数据,为四个正整数 a0,a1,b0,b1,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。输入数据保证 a0 能被 a1 整除,b1 能被 b0 整除。
输出共 n 行。每组输入数据的输出结果占一行,为一个整数。
对于每组数据:若不存在这样的 x ,请输出 0 ; 若存在这样的 x ,请输出满足条件的 x 的个数;
2
41 1 96 288
95 1 37 1776
6
2
第一组输入数据,x 可以是 9、18、36、72、144、288,共有 6 个。
第二组输入数据,x 可以是 48、1776,共有 2 个。
首先,直接暴力枚举只能过 $50\%$ 的数据。
1. 关于两个定理:
最大公约数
int gcd(int a, int b){
return b == 0 ? a : gcd(b, a % b);
}
最小公倍数
int lcm(int a, int b){
return a * b / gcd(a, b);
}
2. 一个结论:设 $gcd(x, a_0)=a_1$ ,并有
则 $gcd(k_1,k_2)=1$ 。
证明:
假设 $gcd(k_1,k_2)\neq1$,$gcd(k_1,k_2)=K$,并有
由假设得:
可得 $gcd(x,a_0)=K*a_1\neq a_1$,结果与题目条件不符,假设不成立
则 $gcd(k_1,k_2)=1$
因此可得:
对于两个正整数 $a,b$ ,设 $gcd(a,b)=k$ 则存在 $gcd(a / k,b / k)=1$
3. 推导
由最大公约数定理
得
由最小公倍数定理
则
得
4. 最终可得如下结论: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cstdio>
#include <cmath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gcd(int a, int b){
return b == 0 ? a : gcd(b, a % b);
}
int main(){
int n;
cin >> n;
while(n--){
int a0, a1, b0, b1, ans = 0;
cin >> a0 >> a1 >> b0 >> b1;
for(int x = 1;x <= sqrt(b1);x++){
if(b1 % x == 0){
if(x % a1 == 0 && gcd(x / a1, a0 / a1) == 1 && gcd(b1 / x, b1 / b0) == 1){
ans++;
}
//枚举另一个因子
int y = b1 / x;
if(y == x){
continue;
}
if(y % a1 == 0 && gcd(y / a1, a0 / a1) == 1 && gcd(b1 / y, b1 / b0) == 1){
ans++;
}
}
}
if(ans != 0){
printf("%d\n", ans);
}else{
printf("0\n");
}
}
return 0;
}